文章阐述了关于中国书画浅析,以及中国书画艺术鉴赏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1、欣赏作品要看气韵 气韵生动,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,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。也是品评、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。气韵,在传统中国画中,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。石涛曰“作书作画,无论老手后学,先以气胜得之者,精神灿烂,出之纸上”。要有气势、豪气、不能有匠气、俗气。
2、国画本质上也是***自然,只是技术手段比不上西画而已。所以,只能追求写意,正因如此,国画框框套套太多,已脱离了绘画的本质,成为国画自身的障碍,这也是中国文人的品味所决定的,如看国画就看字这种论调就一种。
3、欣赏国画作品要看神韵 就国画而言。看画一般要先看画面的整体气势,用中国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“神韵”,或者是“神似”;然后再看她的笔墨趣味、画的构图、着色、笔力和线条等;最后才看她的造型,似像不像或形似。这种抓“神韵”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国画的实质。
■雁廷---笔墨妙著世纪人生,丹青书写中华***。对中国画而言:首先是传统,在此基础上再集南北之风格,尤其是山水画,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中国山水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 写意山水要着重突出水墨、干湿浓淡,重墨泼彩。而传统小写意(工笔)就要脱俗幽雅、清新明快。
山水画分写意,写境、写实、写虚、等等。以及三远法或六远法。只是每个画家的创作理想不同罢了,这也大大说明一点。各有各的道。多年以来,我一直深信着一个观念,就是传统。王维在《山水论》中说道:‘凡画山水,意在笔先’。
师承著名山水画家、中国国画院副院长陈小鲁先生〔现定居黄山〕。其作品被香港,澳门,韩国著名人士收藏,其出版《雁廷山水画选》,近 期作品又被,〔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〕临沂〔羲之画院〕入编,2008年出版《当代实力派山水画家雁廷山水选集》,2012年出版《雁廷作品集》。
北宋时期山水画艺术成就凌越前代,首推李成、范宽,形成“齐鲁画派”、“关陕画派”。前者特点是“描写烟林平远”的景色,变雄劲深厚为清旷萧疏;后者“为山川传神”,丰满宽远,气势逼人。北宋山水画,重总体气势,重深入刻画,重客观真实与情感意蕴,“远观其势”,“以大观小”。
而南宋马远与夏圭的山水画***用与范宽相反的构图模式,取得的效果就完全不同,无不体现出了对南宋山河破碎的忧伤。可见,构图作为绘画中一种重要的形式美,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。中国画的艺术美还体现在,用适当的幅式表现相应的内容。
徐渭生性狂放,性格恣肆,但他在书画、诗文、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。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,气势纵横奔放,不拘小节,笔简意赅,用墨多用泼墨,很少着色,层次分明,虚实相生,水墨淋漓,生动无比。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,书与画相得益彰,给人以丰富的想象。 似与不似之间 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,别开生面自成一家。
出狱后的徐渭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,由于饱尝世间酸辛,对世事已心灰意冷。徐渭的不幸反而成就了他在诗词、戏曲、绘画上的辉煌业绩,这里我们只就他的绘画成就加以论述。
徐渭的作品中有不少墨葡萄作品,以中锋行笔画藤,以泼墨法画叶,画果用秃笔,随意点擢,颇耐人寻味。题句中有“半生落魄已成翁,独立书斋笑晚风,笔底明珠无处卖,闲抛闲掷野藤中”,正是写出了徐渭晚年落魄的悲惨景况。
1、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:①、追求神似,注重意境;②、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;③、与诗、书、印密切配合。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。传统的中国画,依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评论:讲究“气韵生动”,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,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。
2、国画即中国画,简称“国画”,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。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。国画大致可分为;人物,山水、界画、花卉、瓜果、翎毛、走兽、虫鱼等画科;有工笔、写意、钩勒、设色、水墨等技法形式,设色又可分为金碧、大小青绿,没骨、泼彩、淡彩、浅绛等几种。
3、范曾,字十翼,别署抱冲斋主,江苏南通人,当代中国著名的国画***,开人物画一代风气之先。
4、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,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,在立意、构图、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,都具有自己的特点,这些特点,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。这里试举数点。
关于中国书画浅析,以及中国书画艺术鉴赏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